赵不言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书香中文网www.wilcofreetaxprep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原来如此”,杨洪终于止住了这个话题另问到,“听闻不舍颇擅天文之道?”

“下官不明天文,只是天子有问,不敢不答而已”。

话到此处,杨洪从容的脸上终于难得的露出了一丝轻笑:“不舍能在御前答辩天象,得天子赏识亲封,还能驳得董休昭气急晕厥,此事在成都已经人尽皆知,又何必自谦”。

不待赵骥措辞解释,杨洪又续道:“天降祥瑞后,陛下不顾群臣反对,已在昨日决意东征,军令便是和你的封赏诏书一起发出的,不舍因献吉兆而得官,若是此战不胜,又将何以自处呢?”

对呀,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?赵骥背上不由冷汗直冒,他可是知道猇亭之战结果的,到时候大军惨败,像董允这些反对东征的大臣说不定就会给自己安个妄言乱政的罪名,杀不杀头还不就是别人一句话的事。

杨洪把赵骥的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:“看来不舍心中所想和口中所说并非一致,汝既忝为议曹,不知对于陛下东征一事有何主张,不妨实话实说”。

报吉的话已经说出口,肯定是收不回来了,想收刘备也不会同意,那就只剩一条路了,帮刘备打赢。

可自己该怎么帮呢?赵骥在脑中急速思索后世人关于此战的反思,看能否找到破解之道。

半晌后,赵骥长吁一口气:“此战于我军大不利”。

“喔?”杨洪饶有兴致地问,“不知有何不利?”

“不占地利”

“地利?”杨洪有些不解,“我军位处上游,怎会不占地利?”

“当然不利”,赵骥很肯定的答到,“出三峡以东直至夷陵,四五百里皆是高山峻岭,东吴水军又强于我军,辎重肯定转运困难,一旦相持,我军便难以久战”。

“若我是吴将,便主动退守夷陵据城而守,把崎岖山道尽数让予我军,夷陵地狭,既难展开兵力,又不能穿插迂回,我军除了附城攻坚别无它法,如果吴军死守不出,我军求战不得,待到师老兵疲之时,胜负之数亦未可知”。

赵骥说完望向杨洪,只见他面色凝重、陷入沉思,半晌后才缓缓开口说到:“不舍言之在理,那么依你之计,我军该当如何行止?”

赵骥断然道:“宜出澧水,至湘水以西,打运动战,因粮于敌,吴军应接不暇,只能分兵防御,可以各个击破”。

赵骥之所以说得如此笃定,那是因为这条对策根本就不是他想出来的,而是一千多年后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重生之超级宋朝特工

重生之超级宋朝特工

石痴
狸猫换太子,是真是假?庆历新政,功过是非?宋夏之战,孰赢孰败?宿卫宫变,缘何而起? 低到尘埃里的赵一凡,灵魂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。亲历历史,成就历史。带你走进一个隐匿千年的神秘组织,揭开这层层迷雾,一探历史的真相。赵祯、李元昊、耶律宗真、吕夷简、范仲淹、夏竦、狄青、欧阳修、晏殊、种世衡、野利遇乞、兴平公主、没藏氏……大江东去,数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! 为国为民,至死不悔!狼行天下,心忧国家! ——
修仙 连载 59万字
狼烟晚明

狼烟晚明

解衣唱大风
这是一部以明朝中晚期为时代背景的架空小说。 通过贯穿全篇的战争场面,向读者全面展现明朝社会、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习俗等各方面尽可能真实的面貌。 虽为架空题材,但绝大多数事件、战争等都非空穴来风,皆属有据可查。 架构上分为三部曲。 第一部。通过一场围城战的全景展示,
修仙 连载 142万字